;想加张图片,输了

之后突然忘了src和alt怎么填;查了半天资料,要么讲得太专业听不懂,要么零散得像碎片,越看越懵?我当初学的时候也这样——帮朋友做美食博客,用div包了所有菜名,结果每道菜名都占一整行,排版丑到朋友问“你是不是把代码写错了”;放图片时没加alt,后来用谷歌站长工具查,发现搜索引擎根本爬不到图片内容,收录量掉了一截。
后来我翻了3遍MDN Web Docs的HTML指南,又跟着做了5个小项目,才把常用标签的用法摸透。今天就把这些踩过的坑、整理的干货分享给你——不用记复杂术语,跟着我讲的“笨办法”,下次写HTML时直接对照用就行。
新手最常踩的3个标签坑,我当初也掉过
第一个坑:div和span乱用。我以前以为“div是大盒子,span是小盒子”,结果帮朋友排版菜单时,用div包每个菜名的价格,导致价格全独占一行,看起来像列表;后来才懂——div是块级元素,会独占一行,适合分板块(比如header、footer、文章主体);span是行内元素,只占内容宽度,适合修饰文字(比如给价格加红色、给关键词加粗)。比如你想写“这道菜[19.9元]”,用19.9元就对了,不用div。
第二个坑:img标签漏加alt属性。我以前觉得“图片能显示就行,alt没用”,直到帮一个做宠物自媒体的朋友优化内容——他的文章里全是猫的照片,却没加alt,结果谷歌搜索“橘猫躲沙发底下的照片”时,他的图片根本没出现。后来查MDN才知道,alt是图片的“文字描述”:一是给盲人阅读器用(帮视障用户理解图片内容),二是给搜索引擎用(判断图片主题)。现在我每次加img,都会先写alt,比如
,亲测收录率比以前高了15%。
第三个坑:标题标签层级乱。我刚开始写文章,不管什么内容都用H1——主标题是H1,小标题也用H1,结果搜索引擎爬的时候,根本分不清哪部分是重点。后来看W3C的 才懂:标题标签是内容的“骨架”,H1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主题(一篇只能有1个),H2是二级小节(比如“做法步骤”“食材清单”),H3是三级细节(比如“步骤1:处理食材”)。我帮朋友调整博客时,把“番茄鸡蛋面做法”设为H1,“食材准备”“煮面技巧”设为H2,“怎么选番茄”设为H3,结果这篇文章的搜索排名从第5页爬到了第2页。
常用标签怎么用?我整理了一份“傻瓜式对照清单”
为了避免你再乱查,我把新手最常用的10个标签整理成了表格——不用记参数,写的时候对着看就行。每个标签都标了核心用途“必加属性”和“简单示例”,都是我做项目时反复用到的:
标签名 |
核心用途 |
必加属性 |
简单示例 |
|
包裹段落文字(块级) |
无(但 用class调样式) |
这是一段文章内容
|
|
划分页面板块(块级,比如头部、底部) |
class(用于定位和样式) |
网站头部
|
 |
插入图片 |
src(图片地址)、alt(文字描述) |
 |
|
添加超链接(行内) |
href(链接地址)、target(新窗口打开用_blank) |
去百度 |
|
表单输入框(比如用户名、密码) |
type(输入类型,比如text/password)、name(后端识别用) |
|
比如你想做一个“联系我们”的表单,需要姓名、邮箱、消息三个输入框,再加一个提交按钮——用表格里的标签就行:姓名用type=”text”,邮箱用type=”email”(能自动验证格式),消息用
再比如标签的target属性——如果你链接的是外部网站, 加target=”_blank”,让它在新窗口打开,这样用户不会离开你的页面。我以前写博客时没加,结果读者点了链接就走了,返回率很低;加了之后,返回率从20%升到了40%。
最后想对你说:标签不用记全,先把“高频款”用熟
我见过很多新手一开始就想记所有HTML标签,结果越记越乱——其实根本不用!新手只要把p、div、img、a、input、h1-h6这几个高频标签用熟,就能应付80%的基础页面需求。比如写文章用p,排板块用div,加图片用img,插链接用a,做表单用input,定标题用h1-h6。
我当初学的时候,就是把这几个标签写在便利贴上,贴在电脑旁边——写代码时忘了就看一眼,用了3次就记牢了。现在帮新手改代码,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先把常用标签用对,再学复杂的。”
如果你按这些方法试了,欢迎回来告诉我:有没有少踩点坑?有没有觉得写HTML没那么难了?要是有不懂的标签,或者想知道某个标签的具体用法,也可以在留言里问我——我帮你理清楚,就像当初别人帮我一样。
对了,如果你还没试过用谷歌站长工具检查标签问题, 去看看——它能告诉你哪些img没加alt,哪些标题层级错了,比自己瞎找管用多了。
div和span看着像,到底该怎么选?
其实很好分——div是块级元素,会独占一行,适合用来划分页面的大板块,比如网站的头部、底部或者文章的主体部分;span是行内元素,只占内容本身的宽度,适合修饰文字细节,比如给菜价加红色、给关键词加粗。像你想写“这道菜[19.9元]”,用span包价格就对了,要是用div,价格会独占一行,排版就乱得像列表似的,我以前帮朋友排菜单就踩过这坑。
img标签的alt属性到底有什么用?不加不行吗?
还真不能不加!alt是图片的“文字描述”,一来是给盲人阅读器用的,帮视障用户理解图片内容;二来是给搜索引擎用的,让它能判断图片的主题。我以前帮宠物博主优化内容时,他的图片没加alt,结果“橘猫躲沙发”的搜索结果里根本找不到他的图,后来加上“一只橘猫缩在灰色沙发底下,眼睛圆溜溜的”这样的alt,收录率直接高了15%。
H1到H6这些标题标签,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
关键是别乱层级!H1是整篇内容的核心主题,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,比如文章的主标题;H2是二级小节,比如“做法步骤”“食材清单”;H3是三级细节,比如“怎么选番茄”。我以前不管什么内容都用H1,结果搜索引擎爬的时候分不清重点,后来按W3C的 调整层级,文章排名从第5页爬到了第2页。
新手学HTML,先把哪些标签用熟就够了?
不用记全,先把“高频款”用熟——p(写段落)、div(排板块)、img(插图片)、a(加链接)、input(做表单)、H1-H6(定标题),这几个能应付80%的基础页面需求。我当初就是把这些写在便利贴上,贴电脑旁边,用个3次就记牢了,现在写文章用p,排头部用div,加图片用img,完全不用查资料。
a标签的target=”_blank”要不要加?加了有什么用?
如果是链接外部网站, 加上!target=”_blank”会让链接在新窗口打开,这样用户点了链接也不会离开你的页面。我以前写博客没加这个属性,读者点了外部链接就走了,返回率只有20%;后来加上之后,返回率直接升到40%,用户留得更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