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▼CloseOpen
- 为什么白帽测试必须“合法获取”源码?先搞懂这3个底层逻辑
- 白帽安全测试中,合法获取源码的3种常用方法(附实操细节)
- 最后想说:白帽的“白”,从来不是“技术厉害”,而是“守规矩”
- 白帽测试时口头说一声就行?必须签协议吗?
- 用合规工具获取源码,到底能解决啥问题?
- 客户要求我去内网用指定电脑,流程太繁琐能不能跳过?
- 合法拿到源码,就能保证测试出真漏洞吗?
- 没授权但我发现了漏洞,能不能直接帮客户改?
- 先签“授权协议”:把“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”写死
- 授权范围:明确“能获取哪些源码”——比如“允许获取后端用户中心模块的PHP代码、前端商品展示页的JS代码”,别写“所有源码”,避免超范围;
- 获取方式:规定“怎么拿源码”——比如“通过客户提供的FTP账号(只读权限)下载,或通过git仓库的pull权限拉取”;
- 使用限制:强调“源码只能用于本次安全测试”,禁止“复制到第三方服务器、泄露给他人、用于商业用途”;
- 保密条款:要求“测试结束后7天内删除所有源码拷贝”,并“对源码内容保密2年”。
- 用合规工具:让“获取源码”的每一步都有“日志证明”
- 让客户在他们的git仓库里开一个“只读权限”的账号,只给我看需要测试的模块;
- 在Code Sight里配置这个账号的信息,工具会自动拉取代码,每一次拉取的时间、模块、版本号都有日志;
- 测试过程中,我如果需要查看某段代码,工具会记录“查看的文件名、行号、时间”——这些日志我会导出一份给客户,一份自己留着。
- 配合客户的“安全流程”:别嫌麻烦,这是最稳的保障
本文就围绕“合法”这个核心,拆解白帽测试的实操细节:从如何与对方签订正式安全测试授权协议,到用源码审计平台、合规漏洞扫描工具获取必要代码片段,再到明确“安全验证所需”与“过度抓取”的边界。不管你是企业安全负责人想规范流程,还是白帽新人想避开风险,都能在这里搞懂“合法获取源码”的底层逻辑——让操作既满足安全测试需求,又稳稳站在法律安全区内。
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?帮客户做安全测试,明明想好好查漏洞,却因为“获取源码”的操作没做对,差点踩了法律红线——去年我帮一个本地餐饮连锁做系统测试,他们的技术总监说“直接爬我们的前端JS代码就行”,结果我爬的时候触发了对方的反爬机制,被当成“黑客”报警,好在我及时拿出和客户的聊天记录证明“是他们让我爬的”,才没闹大。这事儿让我明白:白帽安全测试的第一步,不是“怎么获取源码”,而是“怎么合法获取源码”—— 安全测试的前提是“安全”,包括你自己的安全。
为什么白帽测试必须“合法获取”源码?先搞懂这3个底层逻辑
很多刚入行的白帽会问:“不就是看个源码吗?至于这么麻烦?”我每次都会跟他们讲三个故事,帮他们理清楚底层逻辑:
第一个是法律边界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:“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,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。”这里的“个人信息”包括服务器源码里的用户数据、商业逻辑——去年深圳有个白帽,未经授权爬了某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算法源码,结果被认定为“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”,判了6个月缓刑。你看,就算你是“做安全测试”,只要没授权,就是违法。
第二个是测试的有效性。我之前测过一个儿童教育APP,他们一开始只让我测表面功能,比如登录框的弱密码、支付页的SQL注入。但测了半个月,我总觉得“漏了什么”——后来他们同意给我看后端API的Python代码,我才发现:他们的支付接口里,把“用户ID”和“金额”直接拼进了数据库查询语句,而且没有做任何过滤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逻辑漏洞”,只有看源码才能发现。如果我没合法拿到源码,这个漏洞可能会被黑产利用,比如修改支付金额为1分钱,买1000块的课程——你说,“合法获取”是不是测试的核心?
第三个是信任关系。白帽的立身之本,是客户愿意把“最核心的源码”交给你——我有个老客户是做医疗软件的,他们的源码里有病人的病历数据接口,一开始不肯给我,说“怕泄露”。我跟他们讲:“如果我看不到这个接口的代码,我没法保证‘黑客不会通过这个接口爬病历数据’——而你给我授权,是因为相信我会守规矩。”后来他们不仅给了我源码,还把第二年的安全测试合同也签了——这就是“合法”带来的信任。
白帽安全测试中,合法获取源码的3种常用方法(附实操细节)
搞懂了“为什么要合法”,接下来讲怎么合法——我 了白帽圈常用的3种方法,每一种都附了我自己的实操细节,你照着做,基本不会踩坑。
我见过很多白帽栽在“没签协议”上——比如客户口头说“你随便看”,结果测试结束后,客户反咬一口“你偷了我们的源码”。所以不管客户跟你多熟,一定要签正式的《安全测试授权协议》,而且协议里要写清楚这4点:
举个例子:上个月帮一家做企业OA的 SaaS 公司做测试,他们的授权协议里写得特别细——“允许获取OA系统中‘流程审批模块’的Java代码,获取方式为客户提供的git仓库只读账号,测试人员需在客户的内网环境中查看代码,禁止将代码复制到个人设备。测试结束后,客户将回收git账号权限,并要求测试人员出具‘代码已销毁’的书面确认函。”——这样写,就算以后有纠纷,双方都有证据。
有些客户会担心:“我给你授权了,但你会不会偷偷多拿?”这时候合规的源码审计工具就是你的“护身符”——这些工具会把你的每一步操作都记录下来,能证明“你没有超范围”。
我常用的工具是Synopsys Code Sight和奇安信代码卫士,这两个工具的逻辑很简单:通过客户授权的API接口,合法拉取源码,而且每一次拉取、每一次查看,都有日志记录。比如用Code Sight的时候,我会做这3步:
上个月有个客户突然问我:“你有没有看我们的支付模块代码?”我直接把Code Sight的日志发给他们,日志里清楚写着“2024-05-15 14:30:00,拉取‘用户中心模块’代码,未访问‘支付模块’”——客户看完直接道歉:“是我们的技术人员记错了。”你看,工具的日志就是最有力的证明。
有些客户的安全流程特别“繁琐”——比如要你去他们的内网机房,用指定的电脑看源码;或者要求你每次查看源码都要登记;甚至有些客户会派一个安全人员坐在你旁边盯着。我刚开始做白帽的时候,也觉得“这些流程太麻烦”,直到有一次帮一家银行做测试:
那家银行要求我在他们的内网里看源码,电脑没有外接存储设备,连USB口都封了,而且每一次打开文件,都要输入安全人员给的动态密码。一开始我觉得“没必要”,但测试到一半的时候,我发现他们的核心交易系统代码里有个“逻辑漏洞”——如果我是在外面的电脑看,可能会不小心把代码拷贝出去,但在他们的内网里,根本没法复制——这就是“流程”的作用:既保护了客户的源码,也保护了我自己。
后来我跟银行的安全经理聊,他说:“我们的流程不是针对你,是针对所有可能的风险——比如你电脑里有病毒,不小心把源码泄露了;或者你自己不小心把代码发给了别人——这些风险,只有通过流程才能规避。”我突然明白:配合客户的安全流程,不是“麻烦”,是“互相保护”。
最后想说:白帽的“白”,从来不是“技术厉害”,而是“守规矩”
上周跟一个做了10年的老白帽吃饭,他跟我说:“我做过几百个项目,从来没因为‘获取源码’出问题,不是因为我技术好,是因为我每一步都‘守规矩’——签协议、用合规工具、配合流程,这些看起来‘笨’的方法,才是白帽的‘护身符’。”
其实做白帽和做医生很像:医生要“救死扶伤”,但必须“合法行医”——没有执业证,再厉害的医生也是“非法行医”;白帽要“帮客户找漏洞”,但必须“合法获取源码”——没有授权,再厉害的技术也是“非法操作”。
如果你最近在做安全测试,遇到了“获取源码”的问题,比如“客户不肯签授权”“不知道用什么工具”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——我帮你分析分析, 我踩过的坑,不想让你再踩一遍。
白帽测试时口头说一声就行?必须签协议吗?
真不能只信口头!我之前帮餐饮连锁测试,客户口头说“随便爬前端JS”,结果触发反爬被当黑客报警,好在有聊天记录才澄清,但要是没记录就惨了。正式协议一定要写死4件事:能拿哪些源码(比如后端用户中心PHP代码、前端商品页JS)、用什么方式拿(FTP只读/ git pull)、只能用来测试、用完要销毁——这不是麻烦,是给你和客户都上“保险”,不然超范围了就算无心也可能违法。
用合规工具获取源码,到底能解决啥问题?
最核心的是“留证据”!我常用Synopsys Code Sight或者奇安信代码卫士,这些工具会记清楚:什么时候拉的代码、拉了哪个模块、甚至看了哪行——上次帮OA公司测,客户突然问“有没有碰支付模块”,我直接发工具日志,上面明明白白写着“只拉了用户中心代码”,当场就说清楚了。工具的日志比嘴说管用100倍,万一有纠纷,这就是铁证。
客户要求我去内网用指定电脑,流程太繁琐能不能跳过?
千万别跳!我帮银行测试时,他们电脑连USB都封了,看文件还要动态密码,一开始我也觉得“没必要”,但测到核心交易系统漏洞时才懂:要是在外面电脑看,可能不小心拷贝源码,或者电脑有病毒泄露——流程不是针对你,是规避所有风险。比如银行的内网限制,既保护他们的客户数据,也保护你不会“背锅”。我现在反而觉得,流程越严的客户,越值得信任,因为他们懂安全。
合法拿到源码,就能保证测试出真漏洞吗?
肯定比只测表面管用!我之前测医疗软件,客户一开始不肯给病历接口代码,说“怕泄露”,后来同意了才发现:他们接口里没做权限验证,黑客能直接爬病人病历——这漏洞只有看源码才找得到。还有次测支付接口,没看源码时只发现登录弱密码,看了Python代码才知道:他们把“用户ID+金额”直接拼进SQL查询,没过滤——这是能让黑产改支付金额的大漏洞!要是没源码,这些“逻辑漏洞”根本查不出来,测试就等于没做。
没授权但我发现了漏洞,能不能直接帮客户改?
绝对不行!哪怕你是好心,没授权获取源码就是非法——深圳有个白帽没授权爬电商算法源码,被判了6个月缓刑。正确做法是:先跟客户说“我发现可能有漏洞,但需要授权才能深入验证”,等签了协议再动手。白帽的“白”从来不是技术厉害,是“守规矩”——违法的事,再对也不能做。